绿色食品概念早就该深入人心。据了解,大力推行绿色无公害食品已成为当今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任务。国家计划在几年时间内,达成目标。在我省,绿色无公害食品观念近年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在这条路上,我们任重道远。 绿色水稻生产的有关生产技术以及收获、运输、贮藏、副产品的处理都有具体要求——— 栽培技术规程1、选用抗性强水稻品种选用抗虫、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组合),并注意定期更换。 2、合理稀植种植密度常规稻一般为每亩2万窝,每窝3株~4株,杂交稻为每亩1.2万窝~1.7万窝,每窝1~2株;提倡宽行窄株或宽窄行种植,移栽规格为25cm~30cm×l6.7cm或(33.3cm+16.7cm)×16.7cm。 3、平衡施肥(1)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提倡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以上,氮∶磷∶钾(N∶P2O5∶K2O)一般为1∶0.5∶1。 (2)严格控制施氮和施肥总量每亩大田施肥总量控制在纯氮(N)12kg~15kg(尿素26—33kg)、磷(P205)6kg~7kg(过磷酸钙50—60kg)、钾(K20)12kg~15kg(氯化钾20—25kg),施硫酸锌1kg~2kg。 (3)施肥方法施足基面肥,适施分蘖肥和穗肥。一般氮肥用50~70%作基面肥,20~30%作分蘖肥,10~20%作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钾肥基、蘖肥各占50%。也可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将专用复配肥料在平田时一次性施入耕作层土壤,但在砂壤田不宜采用。 (4)施肥安全间隔期:15天以上,即收获前15天以上不再施肥。 4、合理灌溉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湿润灌溉,苗数达到穗数的80~90%时开始露田和晒田,采取多次轻晒,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生长和壮秆健株。穗分化后灌水并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 5、有害生物控治技术(1)农业防治: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稻鸭、稻鱼、稻蟹等)结合、健身栽培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2)生物防治: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化学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3)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