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认证常识 » 正文

ISO26000--以创造美好世界与增进社会进步为终极目-iso2600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26  浏览次数:28
核心提示:  国际标准ISO 26000 -以创造美好世界与增进社会进步为终极目          &n

  国际标准ISO 26000 -以创造美好世界与增进社会进步为终极目                                                                                                                                           -法国‧贝尔台中经理‧林益兴 在不明确的未来里,「ISO 26000 指导标准」系以「社会责任」为主轴,终极目标为建立一个更美好互助的世界。这个指导标准针对企业组织与社会关注的议题上提供指引,并在「社会」和「环境」上有许多论述,其中「可持续发展」、「一切皆基于伦理」、「遵从法律」是它的重要原则,在不损害此概念的基础下,容许个别区域的地理、文化、社会差异。总言之,ISO 26000 指导标准涵盖环境、人权、劳工行为、组织管理、公平的企业行为、社区连结、社会发展、消费者议题等范畴。 在传统社会中,组织经营者对于所谓的「社会责任」并无明确概念,多半是抱着「感恩的心」,以「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态度来回馈社会与作公益。而在最早期的时候,企业经营者对于是否应负社会责任抱持否定态度,直到近几年才能逐渐接受。其对社会责任的态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1930 年代以前:企业经理人的唯一目标是替企业赚取最大利润。 1930 年代至1960 年代早期:企业经理人的责任不只是赚取最大利润,而且必须要在顾客、员工、供货商、债权人及社区之间的争议中,维持一个公正的平衡点。 1960 年代以后:企业经理人开始主张「组织应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回馈社会」。 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皆不断推广「社会责任」的概念,希望组织经营者所做的决策在法律规定与市场经济运作因素之外,还可包含道德与伦理考量——因为唯有遵守企业伦理下,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与创造更多的利润,并且回馈社会。从以企业新进与社会菁英为主要读者的《远见》杂志鼓吹的理念:「企业除了赚钱,还是要善尽公民责任,并且分担社会责任」;以及举世闻名的比尔‧盖兹曾说过的:「不要老批评我是世界首富,也要能欣赏我的大量捐献!」都揭橥了「社会责任」不但没有被覆盖在营利底下不获伸展,相反的,它已经冒出头来,得到一定的重视。 SR(社会责任感)标准并非管理系统标准,并不适用于符合事项的评估以及验证上,也不需经由政府或者任何会议、协议、标准的许可,这个标准的目的是希望组织能重视伦理、品德、劳动人权、供货商管理、消费者权益、环境、社区参与及对利害相关人的责任,以上皆非常符合世界期望。我们可以预见,未来重视社会责任的组织,可能未必营收最高或获利最多,但却可能因善尽社会责任而受到国际及社会大众一致肯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招贤纳士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002289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