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向东 吴晓玲 SA8000/List_21.html">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历史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各国劳资关系力量处于一种极端不平衡的状态,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伴随着贫穷的全球化,劳工权益保障日益 全面颠覆地下空间 空中圆墅 一层一户国际五金展让世界期待 环保家装完全攻略 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在这一背景下,SA8000/List_21.html">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发起,并逐渐演变成一股世界性潮流。 SA8000/List_21.html">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最主要的一种形式是“企业生产守则运动”。该运动要求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等企业,必须以国际劳工标准为依据来制定和实施工资、劳动时间、安全卫生等劳工标准。企业的生产守则最初是在劳工组织和消费者的压力下,跨国公司为保持企业形象而设立的有关企业内部劳工标准方面的自律性规则,其目的着眼于改善劳工状况。但是跨国公司自身制定的生产守则,一定程度上服从于其商业利益,实施状况很难得到社会监督。因此,在多重力量的推动下,生产守则运动开始由跨国公司自我约束的内部生产守则向社会监督的外部生产守则转变。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到 2000 年为止,全球共有 246个生产守则,其中 118个由跨国公司制订,92个由行业协会和贸易协会制订,32个由非政府组织制定,4个由国际组织制订。如今,全球各种类型的生产守则已经超过400多个。由商贸协会、多边组织或国际机构制定的生产守则主要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由“国际社会责任组织”(SAI)于 1997年制定的 SA8000 标准。一些跨国公司为了树立品牌形象,纷纷响应SA8000 标准,而且也要求产品配套企业和合作企业都要遵守这些守则,从而将“SA8000/List_21.html">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扩展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如今,企业社会责任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已从当初以处理劳工冲突和环保问题为主要功能,上升到实施SA8000/List_21.html">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阶段。 “SA8000/List_21.html">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流派 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出之日起,对于企业到底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在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争议的核心在于,以营利为目标的公司组织,对于“社会责任”这个以往被视为是政府应负担的责任的观念,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加以应对?我们依据公司对社会责任采取的“态度”,对现有的SA8000/List_21.html">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进行简单综述。